行业动态

聚焦行业动态,洞悉行业发展

真空熔炼炉冶金特点
发布时间:2019-07-24   浏览:3314次

  真空熔炼炉的原理:真空熔炼是在常压下进行的物理化学反应条件有了改变,这主要体现在气相压力的降低上。只要冶金反应中有气相参加,而且反应生成物中的气体摩尔数大于反应物中的气体摩尔数的数值时,若减小系统的压力,则可以使平衡反应向着增加气态物质的方向移动,这就是真空熔炼炉中物理化学反应的根本的特点。

  控制

  大气熔炼和浇注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合金成分(主要是一些比较活泼的元素)由于烧损不易准确控制,而真空熔炼不受周围气氛污染,金属液与大气中的氧和氮脱离接触,所以真空熔炼炉能严格控制合金中活泼元素,如铝、钛等的含量,将合金成分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因而能保证合金的性能、质量及其稳定性。

  碳脱氧反应

  大气熔炼碳氧反应对金属液起着除气作用和机械搅拌作用,但由于碳的脱氧能力不强,不能单独用作脱氧剂,往往要用硅、铝等金属脱氧剂进行沉淀脱氧。在真空熔炼炉中,由于气相压力低,且碳氧反应生成的CO气泡能够不断的被抽走,而使平衡向生成CO的方向移动,即[C]+[O]={CO}反应不断向右方进行,从而提高了碳的脱氧能力。

  大量实践数据表明:真空熔炼炉与大气熔炼相比较,碳的脱氧能力约提高100倍。真空熔炼镍基合金时,将合金的氧含量降低到20×10以下是不难做到的。真空下用碳脱氧,不仅具有高的脱氧能力,而且其脱氧产物是气体,易于排除,而不沾污金属熔池,这比用硅、铝等生成固态脱氧产物的脱氧剂要优越得多,因此在真空熔炼中,碳是理想的脱氧剂。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推荐

21 October 2021
真空熔炼炉常见的真空计有哪些

真空熔炼炉常见的真空计有哪些

  真空熔炼炉常见的真空计有哪些   真空泵精确测量是真空熔炼炉真空设备中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用以精确测量真空值的仪器设备称之为真空计。常见的真空计有:热偶真空计、弱电解质真空计,原理如下:   热偶真空计   真空熔炼炉的热偶真空计由光敏电阻器、热偶规管和检测仪器构成。热偶规管与被测超滤装置互通,机壳为玻璃试管,管中有电阻丝和热偶丝。热偶丝的冷端和热端溫度不另外,因为温度差效用,在控制回路含有热电势差造成。如电阻丝工作电压维持稳定,则热偶丝的电势差限决于电阻丝的溫度,而电阻丝的溫度与被测汽体的气体压强相关。气体压强低,汽体导热系数小,被汽体带去的发热量少,电阻丝溫度上升,热偶丝的热电势差扩大;相反,则热电势差降低。控制回路中的热电势差用毫伏表精确测量,表格中的毫伏数即体现出真空值的高矮。以便确保电阻丝的工作电压平稳,而连接了可调稳压电源。因此检测仪器是由精确测量热电势差的毫伏表和规管电阻丝可调稳压电源两一部分构成。   弱电解质真空计   这类真空计关键用以精确测量高真空值。在底压强汽体中,汽体分子结构被弱电解质转化成的正离子数与气体压强正比依照离造成的方式不一样,运用热阴极发送电子器件使汽体弱电解质的真空计叫热阴极弱电解质真空计;在其中,热阴极弱电解质真空计由热阴极规管和检测仪器构成。检测仪器由规管工作中开关电源、发送电流量稳压电源、离子流精确测量放大仪等一部分构成。热阴极弱电解质规管与被测超滤装置互通。   真空熔炼炉的热阴极弱电解质规管是一个三极管,管中有负极、栅及和搜集极。搜集极电位差相对性于负极电负电位;栅极相对性于负极电正电位差。当弱电解质规管通电加热器后,负极发送电子器件,在电子器件抵达栅极的全过程中,与汽体分子结构撞击而造成正离子和电子器件的弱电解质状况。当发送电流量一定时,正离子数天与被测气体压强正比。正离子被搜集极搜集后,经精确测量电源电路变大,可由批复电度表读取所要精确测量的真空值。

19 September 2022
石墨化炉在针状焦材料发展中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石墨化炉在针状焦材料发展中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石墨化炉在针状焦材料发展中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石墨化炉热处理过的针状焦作为一种新型炭材料,因其易于石墨化、电导率高、价格低廉、灰分低等优异特性,逐渐成为一种优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wu,且已占据日本近60%的市场.近期,国内在针状焦的生产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实现了规模生产,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较少.  一般软炭(如沥青焦、石油焦等)经过2500?3000℃的石墨化炉热处理后,会转化为石墨结构,但该过程极其复杂,既涉及石墨微晶在径/轴向的有序排列、晶界的消失、晶体界面处C-C六圆环的形成、晶体的生长,还涉及石墨层边界处不饱和碳原子的催化反应、碳原子或气体分子的热震动、石墨微晶的各向异性特性、石墨层层间的范德华力等微观热力学或动力学行为.目前,热处理温度与材料石墨微晶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巳得到系统研究,而石墨化机理的基础研究较少.本工作以煤系针状焦为原料,在分析热处理温度对针状焦微结构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针状焦的石墨化机理及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极性能和储锂机制.  将煤系针状焦机械粉碎后,用。45岬筛网进行筛分,置入炭化炉,先以5°C/min的升温速率分别升温至700P、1000°C,1500°C,并标记为NC700、NC1000、NC1500;格样品置于高温石墨化炉,先以15-C/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500℃,再以7°C/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250℃、2800℃并恒温30tnin,降至室温后得到石墨化样品,相应标记为NC2250、NC2800。  在1500-2250℃的高温石墨化炉石墨化过程中,体系获得更大的能量,在表面能以及大兀健的作用下,石墨微晶沿轴向发生平行排列;同时,体系中碳原子的热震动频率增大,平行于平面网格方向的振幅增大,使得晶体平面上的位错线和晶界逐渐减少,并放出潜热。  随着石墨化炉石墨化温度的继续升高,碳的蒸发率以指数式上升,这时体系中充满各种碳原子或气体分子,且石墨微晶在径向的间距接近分子水平;在石墨层边缘碳的自催化以及界面能的推动力作用下,各种游离的碳原子与相邻石墨微晶的边缘碳发生反应,形成C-C六圆环;在范德华力作用下,石墨层的“褶皱”消失,并趋向平面结构,终形成三维有序的石墨化针状焦。针状焦经过2800℃的高温热处理后,终逐步转化成三维有序的石墨结构。